农林产业的运营管家
帮您找企业

两山资源是一家致力于服务自然资源产业研究、项目规划、产业投融资的专业项目运营管理公司。

携手前行

通过产业联盟的模式

破解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不匹配的困境,高效的以结果为导向的推动乡村振兴与新型生产力的深度融合和协同发展。

钱从哪来,地从哪出,人往哪去

破解“投资融资”和“产业运营”的瓶颈;解决自然资源与生产要素不匹配的问题。

国储林

查看图片

德宏州国家储备林项目是“两山资源”深度参与并推动的重点案例。项目规划总规模20万亩,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对优质木材及战略储备的需求为目标,在适宜区域开展人工林栽培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培育中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与长周期用材林,提升森林质量与木材供给能力。

两山资源承担构建德宏生态安全屏障与激活林业经济新动能的使命,深度参与产业分析、构建与运营。项目除林木培育与木材销售外,还拓展至林下经济中药材与食用菌森林康养碳汇交易等领域,构建“生态+产业+金融”一体化模式。依托“两山”数字化平台,打造智慧林业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监测到加工销售的智能化运营。

项目采用投资人+EPC+O模式,由政府平台与社会资本联合设立公司,融资规模约20亿元,合作期最长40年。通过资本金、政策性贷款和补助资金保障建设与运营,同时引入碳汇收益供应链金融,增强项目可持续性。

鉴于我国木材对外依存度较高,德宏作为西南林业重点区域,将建设规模化、优质化的乡土珍贵树种储备基地,逐步成为国家木材“边疆储备库”。通过发展木材精深加工与林下经济,推动一二三产融合,以绿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成为“两山”推动生态与产业融合的示范工程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查看图片

大理州鹤庆县石龙坝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两山”在滇西北推进的重点示范案例。项目坚持“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多措并举”原则,统筹农用地、建设用地和生态修复,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项目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基础,整合零散耕地,改善灌溉条件,推进规模化、绿色化种植。通过土地复垦与空间优化,促进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形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示范样板。

在农业板块,规划建设大田种植基地10000亩,主栽红薯、南瓜;建设设施浆果基地500亩,以蓝莓为主,实现反季上市;配套工厂化菌菇种植基地(80亩建设用地+60亩安置用地),实现标准化、可控化生产。

产业延伸方面,建设有机肥厂,年产6万吨,利用农废循环还田;布局果浆加工淀粉加工厂,提升附加值,延长产业链;配套冷链物流中心3000㎡,采用农残消杀与保鲜技术,保障品质与流通。

设立创客孵化中心,提供项目、资金、培训与专业服务,促进新农人创业与产业升级。项目实施后,将推动鹤庆县形成“农业更强生态更优乡村更美产业更兴”的新格局。

滇ICP备2023002446号-4
农林地
60 万亩
全国覆盖
24 个县
总投资
100 亿
提高产出
150 亿

产品高质量

模式可持续

  • 高质量:符合产业发展规律与乡村实际需求,项目具备良好的投入产出比,采用先进、高效、环保的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
  • 可持续:保障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恢复力,企业发展理念基于“长期主义”,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将自然资源转化为能够传承的宝贵资产。
  • 有造血功能:具备内在的、市场化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够赋能当地经济,孵化配套企业,培养本地人才,为区域经济“造血”。

智能数据运营:依托两山智能大数据平台构建以自然资源信息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数据库体系,涵盖了地块信息、气候数据、种植体系、全过程检测、销售数据、市场分析等全产业链的可溯源体系数据库。

两个方向:以全域与国储林作为农业和林业两大版块的代表项目先宏观分析后附上我们公司具体的两个项目作为经典案例展现。

平台

方向

整体谋划平台。聚焦自然资源的产业咨询,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紧密对接国家、省、市各级农业与乡村振兴政策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实际量身定制全方位的项目执行方案。

投融资服务平台。以保证产业高效落地为原则,匹配合适的投融资方案,以健康高效的资金运转方案以保证项目顺利落地;同时拥有一批长期稳定合作的投资人主体满足项目投资需求。

智能建造平台。以科技建造为保障,利用高科技现代智能建造专利技术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快速高效的智能化建设的实施有效缩短建设周期的同时减少建设成本。

产业引入培育平台。引入高附加值、高科技、高带动性的产业化农林项目,贯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全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项目运营管理平台。以促进产业盈利为目的全产业运营管理服务,从项目前期,到生产种植,精深加工、规模化推广及销售运营提供入驻产业的全链条服务及赋能,推进项目尽快投产增效。

木以材为基

民以食为天

  • 中国是全球最大木材进口国,2020 年木材进口超 1 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超过 50%;2023 年中国原木进口 3803 万立方米(国家政务平台/中国政府网援引国家林草局)
  • 农业农村系统与权威媒体口径一致,长期超过 80%;2025 年度预测进口约 1.06 亿吨、国产约 2000 万吨量级。
  • 2025 年一季度后中美农产品关税与博弈再起,中国买方加大转向巴西的大豆,凸显对民生大宗的外部价格与来源敏感性。

从储备林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形成战略储备资源。面对全球供应链波动与关税外溢风险,中国在农林领域的安全底盘尤为关键。

顺应国家顶层设计,国家储备林工程正以“为国储材、为民生财”为导向,聚焦中短周期工业原料林与结构优化,配合金融与规范化监管,提升用材保障与生态服务功能;

立足云南,我们以口岸与通道为支点,耦合“储备林+农产地+通道物流”的立体布局:一端承接国内市场与加工能力,一端衔接南亚东南亚多元来源,形成“前端多元供给—中端绿色加工—末端全国分发”的枢纽体系,推动区域产业的长期价值共生。

低空经济新引擎

一带一路新枢纽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背景下,云南凭借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桥梁。这里不仅是全国通向越南、老挝、缅甸等周边国家的陆路枢纽,也是泛亚铁路和跨境公路的重要节点。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入,云南在跨境贸易、口岸经济、物流通道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为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新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目前我国低空空域尚未全面开放,但依托低空飞行器、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和空中旅游等未来应用场景,低空经济被视为潜力巨大的发展新机遇。云南拥有复杂多样的地形条件和广阔的边境区域,为探索低空经济与跨境合作的结合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未来,随着政策逐步推进和技术持续进步,云南有望把低空经济与“一带一路”有机融合,形成“立体交通+跨境合作+绿色发展”的开放格局,推动区域联通更加高效,也为“两山”理念下的绿色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杞超

杞超,城乡规划工程师;自然资源产业与城乡规划领域专家;滇西应用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地学与旅游专业带头人;两山资源产业发展(云南)有限责任公司CEO;

拥有十五年以上自然资源产业运营管理经验,多年来专注于自然资源开发和自然资产与产业落地联通;全域土地整理等自然资源产业化项目的规划、运营及管理;清华大学脱贫攻坚重点项目负责人。

  • 主导和参与多个国家级及省部级自然资源及城乡规划重点项目,推动“自然资源+产业运营”深度融合;组织实施白鹤滩水电站、乌东德水电站、云南17条高速公路、2条铁路、3个自然保护区、4个机场及76个国家级扶贫项目(含4个特色小镇)的规划咨询及用地服务。
  • 长期致力于芬兰自然教育本土转化落地,2018-2020年连续三年主导芬兰“中芬未来教育论坛”,参与宋庆龄实验幼儿园体系自然心理教育课程体系开发落地。
  • 在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储备林等项目设计与运营方面具有独特的方法论与实践经验。
  • 具备广阔的人脉与跨界资源整合能力,涵盖工程建设、生物医药、农林产业、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擅长在政、产、研、金等多方之前建立高效协作桥梁,打造多元化的产业协同生态圈。

杨贵滔

贵州大学英语语言文学,香港紫荆国际教育 EMBA(在读);两山资源产业发展(云南)有限责任公司 CMO;云南创森实业海外事业部负责人;北京中泽融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投融资咨询师。长期深耕现代农业运营与海外农业投资管理。

  • 负责海外农业项目的尽调、投决支持与落地运营管理,形成“投资—建设—运营—退出”闭环实践。
  • 为国家重点农林业项目提供咨询、产业分析与资源整合方案,匹配金融工具与政策工具协同。
  • 擅长产业品牌与市场通路建设,推动农林产品标准化、数字化与国际化对接。

以产业策划 + 资本工具双轮驱动,服务区域农业高质量发展与跨境产业链延伸。

于瑶

于瑶,西南林业大学,理学硕士(植物生物技术);国家高级农业项目管理师;第五届丽江市政协委员、第五届古城区政协委员;丽江市高层次引进人才;丽江市女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两山资源产业发展(云南)有限责任公司COO;

先后参与国家重点课题《云南小桐子特性研究》、国家 973 项目前期----云南省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湿地代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基金项目---猕猴桃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分析等相关科研项目研究。主持云南省科技特派团、云南省科技重大专项--乡村振兴示范村等科技项目。第一作者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 3 篇,英文期刊论文 1 篇,参与发表科技核心论文 1 篇,SCI收录文章 1 篇;个人实用新型专利5 项,发明专利 1 项。

  • 多年来从事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具备“咨询--导入--运营”全链路实战经验,擅长跨界整合资源高效推动项目落地及现代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运营管理。
  • 主导开发的“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2019 年被国家农业农村部批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云南首个国家级园区)、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园、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园、云南省农业农村创新示范园、 云南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等荣誉称号,截至2025年园区总产值超5亿元。
  • 主导开发的“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 ,被列为云南省级现代农业创新示范园,云南省乡村振兴科技示范村。先后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截至2025年园区总产值超3亿元。2025 年 3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总书记到丽江考察,莅临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参观并指导工作。

高勉

西北大学财政学专业,证券从业资格证;曾任中国工商银行客服经理、客户经理及团委委员,获“2022 年工商银行优秀员工”。现任两山资源产业发展(云南)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部负责人,专注项目融资、资金测算与财务分析。

  • 累计走访近 50 家企业,完成开户尽调与信贷流程推进,协同保险、基金、证券等综合金融服务。
  • 为产业化项目提供资金结构优化、现金流测算、成本控制与投后管理方案。
  • 参与多项社会与产业调研,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与实施建议。

坚持“政策 + 市场”双视角,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服务企业投资决策与资本运作。

秦义祺

海外归国计算机科学,先后就读于澳大利亚卡迪尼亚与悉尼大学(计算机科学);曾任 Trimble 3D 软件工程师、Australia Open 后端工程师。2021 年回国,现任两山资源产业发展(云南)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技术总监,聚焦供应链数字化、数字孪生与智能化平台建设。

  • 擅长全栈架构与企业级应用(SaaS、CMS、OA),主导多端一体化与高并发系统落地。
  • AI 实战覆盖模型标注训练、图像识别、生成式语言模型与多模态知识协同。
  • 基于 YOLOv8 构建厂区安全监测系统,实现危险行为识别与火情预警,多地竞标落地。
  • 为有色金属企业开发铜供应链系统,结合期货浮动与供货量匹配算法,提升收益与风控能力。

早年参与 Microsoft 合作项目(导师 Dan Marshall)开展字体与矢量图算法研究;在 SketchUp Extension Warehouse 主导 Edge Connect 等插件的 Ruby 开发与教学;创建“走之底在线前端开发平台”,持续输出前端设计与源码,推动开源协作与产业数字化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