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
让绿水青山焕发价值,让金山银山源远流长
携手前行推动土地、林业、生态项目的系统治理和产业化转型,让绿水青山转化为持续增值的自然资本。
农林大学研究技术,地方政府提供政策,社会企业注入动力,运用技术赋能农林。
德宏州国储林项目是“两山”深度参与并推动落地的重点案例,项目规划总规模20万亩,涵盖人工林集约栽培、林改培、中幼林抚育及特色经济林建设,兼顾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通过科学流转和整合国有林与集体林资源,项目在提升森林蓄积量和碳汇能力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注入可持续增长动力。
在产业链条上,项目不仅聚焦林木培育与木材销售,还延伸至林下经济、中药材和食用菌种植、康养旅游、碳汇交易等多个方向,形成“生态+产业+金融”的多元模式。依托“两山”在供应链和数字化平台上的优势,德宏国储林项目将建立智慧林业管理体系,实现从资源监测、林木采伐到加工销售的全流程可视化、智能化运营。
在金融架构上,项目采取投资人+EPC+O模式,由政府平台公司与社会资本联合成立项目公司,融资总规模预计20亿元,合作期限最长可达40年。通过资本金、政策性贷款和补助资金的组合,保障项目建设与长期运营的资金需求,同时引入碳汇交易和供应链金融,拓展收益渠道,增强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该项目不仅是德宏州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实践,更是“两山”推动生态资源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的示范工程。通过打造木材精加工园区、林下经济养殖示范区及数字化管理平台,德宏国储林项目将成为西南区域林业发展的标杆,为地方财政、林农增收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持续动力。
大理州鹤庆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两山”在滇西北区域推进的又一重点落地案例。项目以“生态优先、统筹城乡、产业融合”为核心,覆盖全县范围的耕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目标是通过整体规划与系统治理,全面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在耕地板块,项目将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合零散地块,改善水利灌溉条件,推广绿色农业模式,为鹤庆的特色农产品如大米、烤烟、蔬菜提供稳固的生产基础。在生态修复方面,项目重点治理退化坡地和裸露山体,实施水土保持和湿地恢复工程,提升洱源—鹤庆片区的流域生态安全。
在建设用地整理方面,项目盘活闲置宅基地和工矿废弃地,推动村庄有机更新与乡村风貌提升,打造集聚型美丽乡村示范片区。通过土地要素统筹释放空间,支持新型产业园区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鹤庆县城乡协调发展。
同时,项目紧密结合“文旅+生态”战略,依托鹤庆银器、湿地景观和民族村落等优势资源,引入文旅康养与生态休闲业态,促进三产融合。借助“两山”在数字化平台与供应链管理的经验,建立涵盖土地流转、耕地管理、生态修复监测、农产品销售的智慧化管理系统,实现土地全生命周期的透明化、可视化管理。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破解耕地破碎化、林地退化和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更将为鹤庆县打造出一个“农业更强、生态更优、乡村更美、产业更兴”的新格局,成为滇西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示范样板。